
陈永贵是中国领导人中一个特别的名字。他从一名普通农民,最终成为了国务院副总理网上配资开户,而这一切的变化,都离不开毛主席的慧眼识才。
1963年,大寨经历了最困难的一年。然而,在陈永贵的领导下,大寨不仅没有向国家请求任何救济,反而向国家交了24万斤商品粮。同年年底,社员们搬进了新建的石窑房子。
这一系列成果很快引起了上级的关注,毛主席也注意到了这个人。1964年,毛主席在自己生日宴会上特意邀请了陈永贵。第二天,首都的各大报纸头版头条都刊登了毛泽东和陈永贵亲切握手的照片。
随着陈永贵声名鹊起,他的职位也逐步上升,最终他成为了国务院副总理。然而,即使权位不断攀升,他依旧坚持不迁户口,也不领取国家的工资。
1980年9月,陈永贵主动请求辞去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,正式退下了领导岗位。退位后,他搬进了北京的高级干部公寓。虽然他不再担任职务,但他依然希望继续为国家工作,于是1983年,他成为了北京东郊农场的顾问,直至去世。
展开剩余66%1986年2月28日,陈永贵因肺癌住进了北京医院的高干病房。随着病情不断加重,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纷纷来看望他。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,曾对妻子和孩子说:“你们都是普通人,不该享受这些,记得把借用的家具归还公家,不要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。”
有一次,一位女护士试图给他扎针,但连扎了四次都没能找到血管。陈永贵几乎无法说话,他轻轻捏了捏自己的手背,示意护士可以试试扎脚上。终于,护士在脚上成功扎针。
随着病情加重,陈永贵对治疗的积极性逐渐降低,他甚至要求医生不再给他使用好药,把剩余的药物留给其他需要的同志。他微弱的声音中,还要求子女为每一个来看望他的领导倒水。
3月24日下午,两天前,冯东书去看望了他。那时,陈永贵已经插着氧气管,呼吸急促,不时翻身换位置。冯东书坐了四十分钟,陈永贵只说了三句话。第一句是:“老冯,你来了。”接着,他伸手与冯东书握了握手,然后指着自己痛心地说:“这都是那罪过。”这显然是他对自己过往做过的错误感到懊悔。之后,他又喘了口气,问:“昔阳还是那个人?”这句话显然表露了他对昔阳领导的不满。
在去世前,陈永贵留下了遗嘱,要求不举行追悼会,也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,一切从简。他希望自己的骨灰能回到大寨,撒在那片土地上。他的秘书复述了遗嘱后,陈永贵颤抖着签下了最后的名字:“陈永贵。”
1986年春节前,他的病情相对较好,曾表示想回大寨看最后一眼,医生也同意了,但不久后病情急剧恶化,他再次住院,并再也没有出来。
3月26日上午11点,陈永贵进入了昏迷状态。医生紧急会诊后确认他已经昏迷,直到晚上8点35分,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,享年72岁。
冯东书后来将自己与陈永贵的对话和往事写进了《文盲宰相陈永贵》一书网上配资开户,成为了对陈永贵一生的回忆。
发布于:天津市隆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