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再添“硬核平台”!9月23日,黄河流域绿证宣传推介会在济南举行网上配资开户,山东省绿证交易服务中心正式揭牌。
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绿证交易服务中心。未来,山东绿证中心不仅将服务山东企业的绿色消费需求,还将面向黄河流域赋能,推动沿黄九省(区)绿证数据共享、市场互通、消纳互助,打造黄河流域绿色发展共同体。
电力一旦上网,就如同汇入大海的河流,难以分辨其来自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还是传统的化石能源。想精准识别绿电,只能从发电侧通过特殊标识予以区分,绿证应运而生。
绿证,即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,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,也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、消费的唯一凭证。1个绿证单位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。目前,绿证主要有“证电合一”的绿电交易和“证电分离”的绿证交易两种交易方式。
“每1个绿证的产生或交易,就意味着有1000度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已经上网或者消费。通过绿证交易,发电企业能够获得独立于电能量价值以外的绿色环境收益,用能企业购买绿证不仅是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、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,更是提升自身产品‘含绿量’,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举措。”中国能源研究会监事长韩水说。
山东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。今年前8个月,山东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达1577亿千瓦时,新增用电全部由绿电供应;绿证购买规模是去年同期的2.3倍。此前,山东企业“证电分离”的绿证交易通过外部平台进行,在中国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或北京、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开展。“如今在‘家门口’就能完成交易,中心不仅能帮企业规划交易策略,还能实现全省可再生能源项目‘一图管理’、绿证流向‘全程追溯’、重点企业绿色电力消费‘精准监测’。”山东绿证中心负责人陈磊介绍。
中心聚焦“政府决策支撑、市场交易服务、绿色消费推广”三大核心功能,为各类交易主体提供政策、技术、交易一站式服务。具体来看包括绿证申请指导、减排量核算、交易策略等,连接绿色电力供需双方,降低交易门槛,吸引更多企业参与绿色电力消费。中心成立当日,7家来自山东的重点用能企业与7家发电企业签订绿证购买协议,达成绿证购买意向718万张。
陈磊介绍,今年年底前,山东绿证中心将把全省电解铝行业企业用电信息全部纳入平台管理,适时对钢铁、水泥、多晶硅、数据中心等行业的重点企业绿电使用情况开展监测。在此基础上,探索形成可复制的绿证市场化服务模式,向黄河流域、京津冀地区输出经验。
(大众新闻记者 陈晓婉 刘童)
隆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